受城市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各级城市消费者对于车型偏好存在明显差异,且城市需求偏好与经济发展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一二线城市上班距离相对较远,“中产”消费者较多。中大型“时尚、舒适、智能”轿车占比超过50%,高于3-5级城市。
近年来,随着消费的增加,微型车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在三至五线城市的份额持续下降,市场需求持续向紧凑型、大型车型转移。
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一二线城市更受欢迎,
比亚迪凭借“产品阵容、渠道覆盖”等优势,将在2023年大放异彩,在各线市场,尤其是四、五线城市份额将超过40%。五菱在三至五线城市市场优势明显,但随着微出行市场的萎缩以及同类竞品的推出,其市场地位不断受到挑战。
特斯拉及新造车厂商(第一线)的销售渠道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其“舒适、智能、时尚”的品牌风格更加符合一二线城市中产阶层的需求,因此这些品牌在一二线城市更受欢迎。
区域
经过多年的下滑,华北地区的份额在 2023 年开始回升,与华中地区的份额相差不大
华东地区是新能源汽车主要销售区域,占比约为40%,而华南地区份额则从2019年的25.7%下降到2023年的16.7%,已是连续四年;经过多年的下滑之后,华北地区的份额开始回升,到2023年 台湾 whatsapp 号码数据 将达到12.2%,与华中地区的份额相差不大。
在新能源汽车普及方面,受经济、地理、气温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各地区差异明显:华东、华南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远高于其他地区,而西部、东北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高,渗透率仅为2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微型车在华中地区更受欢迎,而东北、西北地区则更青睐中型及大型车。
汽车车型区域结构呈现不同特点,但变化趋势跟随行业市场,微型车、紧凑型车占比下降,中型车、大型车占比大幅上升。
华东地区:车型结构比较均匀,中型、中大型及大型车占比与微小型、紧凑型车占比差距不断缩小。华南地区:紧凑型轿车份额虽然有所下滑,但仍占据40%以上的市场份额。华中地区:微小型占比继续下降,但仍在3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与此同时,中型和大型企业比重大幅增加;相较于其他区域,东北、西北地区中大型车更受青睐,2023年市场份额将超过50%。 :理想汽车闪耀,各区域份额提升比亚迪、五菱、特斯拉、理想汽车牢牢占据各区域销量Top5领先位置。比亚迪区域销量排名第一,各区域份额均超过30%,其中华东、华中地区份额继续增长,东北、西北地区份额则下降3.5%。理想闪耀,各区域份额提升。五菱品牌全部失利,其中五菱在华中地区及东北、西北地区份额下降3.7%,降幅高于其他区域。长安、红旗分别位列华中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前五名。其中红旗在东北、西北地区销量仅次于比亚迪,占有率达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