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宽度的脉冲产生给定持续

Posted: Wed Feb 12, 2025 6:52 am
by zihadhosenjm40
于是,我们得到了等待多谐振荡器元件的标称值:
R1 = 4.3 kOhm,R2 = 200 kOhm,R3 = 20 kOhm,R4 = 4.3 kOhm,R5 = 100 kOhm,R6 = 4.3 kOhm,C2 = 680 μF。
7. 作为启动二极管 VD2,我们使用肖特基二极管 - 1N5813。
8. 让我们找出按键阶段电阻器 R7 的值。
这里实际上没有这样的计算。其值在 100 Ohm 至 1 kOhm 范围内选择。它影响连续生成模式下场效应晶体管的响应时间(考虑内部电容)。但我们不需要速度,因此我们取最大值 R7 = 1 kOhm。
9.稳定电源的计算。
首先,我们之前选择了一个稳定电压为 13 伏的齐纳二极管。我们选择平滑电容器C1的额定值不低于可充电电容器C2的额定值。取C1 = 1000 μF,
计算限流电阻R8的值。
为此,必须确定流过它的电流。因为我们有一个多谐振荡器,尽管是一个等待的多谐振荡器,所以完整的集电极电流不会同时流过集电极电阻器 R1 和 R6(一个或另一个晶体管是打开的,而不是同时打开的)。基极电流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们比集电极电流小 20 倍。因此,所有多谐振荡器电路的总消耗不超过 3.5 mA(我们增加了 0.5 mA 的储备)。
齐纳二极管本身的标称稳定电流加上等待多谐振荡器消耗的电流,根据参考书,该电流等于:Iст。 = 5毫安。
因此,流过电阻器 R8 的总电流将等于:Itotal = 3.5 + 5 = 8.5 mA
电阻器两端的电压降是输入电压(220 V)与多谐振荡器电源电压(13 V)之间的差值,等于 UR8 = 220 - 13 = 207 V
电阻器的电阻由欧姆定律确定:R8 = U / I = 207 V / 8.5 mA = 24 kOhm
电阻器的最小功率由瓦特定律确定:P = U * I = 207 V * 8.5 mA = 1.75 瓦。对于 R8,我们采用 MLT-2 型 24 kOhm 电阻器。
还需决定二极管桥。由于负载较高(200 瓦灯),二极管必须在主电压下提供 2 安培以上的电流。我们选择它们时要考虑在打开灯的冷灯丝时所需的储备量。任何电压超过 400 伏且直流电流为 4 安培的二极管都是合适的。可以使用进口的FR407。
如果您对稳压电源的计算不了解,请阅读文章“简单的稳压器及其计算”。
嗯,事实上就是这样!我已经厌倦写这篇文章和画图表了!?在一张 开曼群岛号码数据 纸上画图、计算比用一整篇文章来描述要容易得多。我正在度过一个短暂的“非创造性”假期!

单稳态晶体管多谐振荡器
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用于从任意时间的脉冲。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的图表如图 162 所示。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可以表示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触发器的一半,另一部分是多谐振荡器的一半。

当通电时,单稳态多谐振荡器总是被设定在某一初始状态:晶体管VT2打开,VT1关闭。 VT2 打开,因为其基极电流明显大于VT1。基极电流VT1由电阻(Rб1+RK1)电路决定,基极电流VT2由电阻Rб2及与其并联的RК1,С1电路决定。因为电阻RК始终小于电阻Rб,则基极电流VT2较大。流过RК1,С1的电流给电容器C1充电。电容C1上的电压极性为左边正极。

当正电流脉冲施加到 VT1 的基极时,该晶体管打开。电容C1上的电压反向加到晶体管VT2的B-E结上,VT2截止。由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б1到VT1的基极有正反馈的作用,流过电路的电流为:三极管VT1的+Uп、RK1、Rб1、B-E,使三极管VT1维持开通状态。此时,输入脉冲已经可以被移除。电容器C1开始沿开路晶体管VT1的+Uп、Rб2、C1、К-Э进行充电。当电容C1上的电压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符号变换,达到足以使三极管VT2导通的约0.6V时,三极管VT2就会导通,三极管VT1的反馈电路就会断开。如果此时输入脉冲已经结束,则晶体管 VT1 将关闭。如果尚未完成,则 VT1 保持打开状态,直到完成为止。此时电容器C1上的电压保持在0.6V。当VT1截止时,电容器C1开始沿电路充电:+Uп、RK1、C1、晶体管VT2的B-E。这样,电容器C1上的电压就变得与原来的电压相等。等待的单稳态多谐振荡器保持该初始状态,直到下一个输入脉冲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