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巴拉克·奥巴马首次当选美国总统 前不久,非裔美国小说家艾丽斯·沃克曾评论道,当时还是参议员的奥巴马,作为地球上最强大国家的候任领导人,或许可以被视为伟人曼德拉的得力接班人。她从这位美国领导人权威而富有进取精神的自我形象中,看出了罗本岛最著名的昔日居民的模板。
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的第二任期仍在第一年,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以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将这位老人视为年轻人的先驱?尤其是考虑到奥巴马 2008 年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如果我们 德国电话号码列表 以前瞻性的方式将他与 1993 年曼德拉的获奖进行比较,我们是否可以追溯他们之间影响和政治谱系的脉络?是否可以说曼德拉向奥巴马展示了一条通往道德权力和政治权威的道路(当然,这并不是忽视其他人的重要启发,包括另一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丁·路德·金)?在这些段落中,我想进一步阐述这条拟议传承路线的动态和语义,并问当我们说奥巴马站在曼德拉的肩膀上时可能包含什么。
当然,任何对纳尔逊·曼德拉和巴拉克·奥巴马这两位领导人的比较都必须认识到,他们出身于截然不同的历史时代、家庭背景和国家地域。首先,曼德拉出生于1918年,奥巴马则晚几代人,出生于1961年8月。奥巴马是美国人,但拥有部分非洲(肯尼亚)血统;曼德拉则出身于科萨王室的一个小分支。然而,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他们在领导风格和方法上的相似之处才更加引人注目,当然,他们的政治声誉和历史遗产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包括将他们团结在一起的非凡魅力。两人都体现了社会理论家马克斯·韦伯所定义的“超凡脱俗的个人性格”,即伟大领袖的魅力。两人从担任领导之初就敏锐地意识到,他们的良好领导能够帮助国家建立、巩固和维护民主传统。与此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他们自身可以成为这些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灵感和合法性源泉。此外,意识到这一点,两人都愿意塑造自己的象征地位或偶像——尽管曼德拉的做法可能比奥巴马更加公开和炫耀。例如,曼德拉一直热衷于展现自己的人生或传记如何支撑南非漫长的自由之路。如果说奥巴马2008年的胜利代表着马丁·路德·金梦想的实现,那么他在2008年和2009年的就职演说中无疑也传递了这一信号。或许并非巧合,曼德拉和奥巴马都接受过律师培训,并且都对语言和象征的力量、口头倡导和辩护有着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