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评估员对治疗分组不知情
Posted: Wed Jul 09, 2025 7:19 am
接受侵入性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桡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的比较
对于接受侵入性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目前尚不清楚桡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是否能改善其预后。
我们开展了一项随机、多中心、优效性试验,比较了桡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伴或不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计划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的疗效。
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桡动脉入路或股动脉入路治疗,并根据是否使用替格瑞洛 (Brilique) 或普拉格雷 (Efient)、急性冠脉综合征类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肌钙蛋白阳性或阴性、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MI])以及是否计划立即接受 PCI 进行分层。
30 天的共同主要结果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定义为死亡、心肌梗死或中风)和不良 企业电子邮件列表 临床事件(定义为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无关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或大出血学术研究联盟 (BARC)。
分析是意向性治疗。8404
例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无论有无 ST 段抬高,随机分配到经桡动脉 (n = 4197) 或股动脉 (n = 4207) 通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69
名 (8.8%) 接受桡动脉通路的患者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而 429 名 (10.3%) 接受股动脉通路的患者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比 RR = 0.85,P = .0307),在 α 为 .025 时无显著性。
410例(9.8%)接受桡动脉入路的患者出现不良临床事件,而接受股动脉入路的患者为486例(11.7%)(0.83,P=0.0092)。
差异主要源于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无关的BARC大出血(1.6% vs 2.3%,RR=0.67,P=0.013)和全因死亡率(1.6% vs 2.2%,RR=0.72,P=0.045)。
对于接受侵入性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桡动脉入路可通过减少大出血和全因死亡率来减少不良临床事件。
对于接受侵入性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目前尚不清楚桡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是否能改善其预后。
我们开展了一项随机、多中心、优效性试验,比较了桡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伴或不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计划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的疗效。
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桡动脉入路或股动脉入路治疗,并根据是否使用替格瑞洛 (Brilique) 或普拉格雷 (Efient)、急性冠脉综合征类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肌钙蛋白阳性或阴性、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MI])以及是否计划立即接受 PCI 进行分层。
30 天的共同主要结果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定义为死亡、心肌梗死或中风)和不良 企业电子邮件列表 临床事件(定义为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无关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或大出血学术研究联盟 (BARC)。
分析是意向性治疗。8404
例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无论有无 ST 段抬高,随机分配到经桡动脉 (n = 4197) 或股动脉 (n = 4207) 通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69
名 (8.8%) 接受桡动脉通路的患者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而 429 名 (10.3%) 接受股动脉通路的患者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比 RR = 0.85,P = .0307),在 α 为 .025 时无显著性。
410例(9.8%)接受桡动脉入路的患者出现不良临床事件,而接受股动脉入路的患者为486例(11.7%)(0.83,P=0.0092)。
差异主要源于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无关的BARC大出血(1.6% vs 2.3%,RR=0.67,P=0.013)和全因死亡率(1.6% vs 2.2%,RR=0.72,P=0.045)。
对于接受侵入性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桡动脉入路可通过减少大出血和全因死亡率来减少不良临床事件。